“中國的兄弟姐妹你們好,我是俄羅斯娜娜。”
最近,一個名為@俄羅斯娜娜 的賬號忽然走紅抖音 *** 。視頻中,一個長著“俄式假臉”的人,操著蹩腳的“俄式中文”,時而唱歌,時而做“科普”,在抖音上積累下近200萬粉絲。
由于其臉孔怪異,有用戶不禁在評論區質疑此人性別、國籍的真實性,但更多人是在“追捧”。4月1日晚,抖音官方發布《關于打擊仿冒帳號等黑產行為的處理公告》,指出包括@俄羅斯娜娜 在內的4個賬號存在濫用平臺道具、仿冒虛假人設的情況,將對其進行無限期封禁的處罰。
對于公告中所說的“濫用平臺道具”,有人認為是“AI換臉”,即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別人的臉替換到自己身上。也有人指出,這可能是抖音自帶的某種可以將人的五官特征、輪廓改為外國人的特效——且該特效的使用基本是0門檻,使用目的也缺乏規則和監管。
而這種通過技術手段造假“人臉”,造假“身份”,蹭 *** 熱度的情況,全世界其實都屢見不鮮。上個月,還有人通過類似技術使得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布“投降宣言”、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“和平宣言”……
“通過技術手段換臉”,這個以前聽來天方夜譚的技術,如今已經變得常見。
最近熱播的刑偵局《獵罪圖鑒》中,男主的恩師就因接到兒子借錢的求助視頻,把自己的養老積蓄全都轉了過去。在發現自己被騙后,老兩口選擇投海自殺。